李小龍

更新時間:

潘霜霜,女,齣生于浙江省臺州市,中國内地影視女演員、模特4。

2008年,潘霜霜以模特身份正式齣道。2010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翡翠明珠》。2011年,她齣演的科幻愛情片《我知女人心》在中國内地上映;6月17日,潘霜霜齣演的都市愛情片《男得有愛》在中國内地上映。2012年6月7日,潘霜霜主演的都市劇《貓人女王》在搜狐視頻播齣;同年主演的驚悚喜劇片《藉你倆膽》在中國内地上映1。2013年,潘霜霜主演的動作片《鐵血嬌娃之叢林日記》在中國内地上映。2015年6月12日主演青春愛情片《再見我們的十年》;同年憑藉微電影《小狐狸的美麗年華》獲得首屆海峽國際微電影節最佳新人獎。2016年,主演的懸疑片《謊言大爆炸》在中國内地上映。2017年,她齣演的玄幻劇《尋找前世之旅》在愛奇藝視頻播齣;4月30日齣演諜戰劇《深流》。2018年,主演的現代科幻偶像劇《超能造夢》播齣。2019年,她齣演的奇幻動作片《禦前夜巡使》在愛奇藝視頻上映。2020年1月19日主演網絡電影《九指神丐》。2021年9月23日,主演輕科幻愛情喜劇《我的奇妙室友》。

李小龍
中國武打電影演員
李小龍

中文名:李小龍

外文名:Bruce Lee

彆名:李振藩(本名)

民族:漢族

齣生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

身高:173

體重:68

畢業院校:華盛頓大學(肄業)

職業:演員

經紀公司:原嘉禾

代錶作品:唐山大兄

主要成就:創立截拳道、弘揚中國功夫

祖 籍:中國廣東順德區均安鎮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齣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傑剋遜街東華醫院,齣生時起名為李鎮藩(後改為李振藩),族名為李源鑫。

1941年2月,3個月大的李小龍首次登上銀幕,在伍錦霞執導的粵語影片《金門女》中亮相,飾演幼年王萊露;3月,李小龍的父母來到美國司法部舊金山移民局,為剛齣生不久的李小龍申請瞭美國國籍,并承諾將讓他日後迴到美國接受教育;5月,李小龍隨父母一起迴到中國香港。

1946年,進入嘉諾撒聖瑪麗書院念書。1947年,李小龍轉入德信學校念書。1948年11月,李小龍齣演的由俞明執導的粵語片《富貴浮雲》上映,在該片中,李小龍使用的藝名為“李鑫”,而相關廣告使用的名字則是“新李海泉”。

1949年,齣演的電影《夢裡西施》上映,李小龍在該片裡所使用的藝名為“小李海泉”;同年,參演的電影《樊梨花》首映,使用的藝名為“新李海泉”。

1950年,齣演的由俞亮執導的電影《花開蝶滿枝》公映,李小龍在該片中用的藝名為“李敏”,相關廣告用名字的是“神童小李海泉”、“新李海泉”;同年,李小龍首次擔任主演的電影《細路祥》首映,相關報章廣告上用的藝名為“李龍”。

1951年,轉入喇沙書院小學部,由于李小龍喜歡拍戲、厭惡上學,還經常逃學,導緻學習成績很糟糕,光小學5年級就讀瞭3年;4月12日,李小龍參演的電影《人之初》首映,這是他首次使用“李小龍”這個藝名。

1953年,此時的李小龍已粗粗學過太極拳、洪拳、蔡李佛拳等拳法,但他覺得這些拳法在實戰中不是很實用,他便嚮好友張卓慶提齣想學詠春拳來防身;之後,在張卓慶的引薦下,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

1955年,李小龍升到瞭初一。1956年,在一天放學後,李小龍和他的夥伴們聚集在山上罵英國學生,最終引發瞭激烈的争鬥,結果李小龍被學校開除,之後便轉入聖芳濟書院念初二;由于李小龍熱衷于打架,聲名在外,聖芳濟書院的體育老師愛德華修士便鼓勵李小龍參加校際拳擊比賽,并將李小龍安排在拳擊隊裡,每天放學後進行訓練;12月,李小龍獲得瞭臨時駕照。

1957年年底,李小龍齣演瞭中國香港第一部以青少年犯罪問題為題材的粵語片《人海孤鴻》,李小龍在該片中飾演小混混“阿三”,而該片也是李小龍離港赴美前參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1958年,在英皇佐治五世學校,李小龍代錶聖芳濟書院齣戰,并最終擊敗代錶英皇佐治五世學校齣戰的三屆拳擊冠軍加裡·埃爾姆斯,奪得瞭冠軍;同年,李小龍與弟弟李振輝搭檔,參加瞭全港恰恰舞比賽,并最終獲得瞭青年組冠軍;5月2日,李小龍在聯閤道的某天臺與蔡李佛派的人發生口角,并與一個練過蔡李佛拳的人比武,最終那個人被李小龍打傷并暈瞭過去,而那個被打傷的人的父母報瞭警,警方找到校長談話,校長也給李小龍的母親何愛榆作齣瞭警告,李小龍的父母經過商談,最終決定讓李小龍去美國讀書、生活。在離開中國香港前,李小龍補習瞭基礎英語和口語,并考瞭正式駕照。此外,李小龍以“教會邵漢生恰恰舞”為條件,從邵漢生那裡惡補瞭北派武術;并且李小龍也嚮葉問進行瞭討教。

赴美學習

1959年5月,李小龍抵達美國舊金山,在舊金山居住期間,李小龍也開辦瞭社區恰恰舞學校;6月16日,李小龍到美國徵兵局進行瞭兵役登記;同年,到東百老匯大街拜訪噹地武術傢麥寬所開設的螳螂拳武術館,在此處學習瞭一個月左右的螳螂拳,後到達西雅圖居住;9月,正式入讀愛迪生技校(西雅圖中央社區學院的前身),居住西雅圖期間收下瞭生平首徒傑西·格洛弗,結識瞭木村武之、詹姆斯·德邁爾等人,而李小龍也在西雅圖開設瞭武術會所。

1960年11月,在西雅圖青年會接受一名日裔空手道選手的挑戰,并最終獲得勝利;12月,從愛迪生技術學校畢業。

1961年3月,就讀于華盛頓大學,主修心理學與戲劇。

1962年4月,在西雅圖唐人街舊樓地窖成立第一傢公開的“振藩國術館”,同時,收瞭嚴鏡海為徒,結識瞭謝華亮、馮天倫、周裕明等人。

1964年8月,齣席由埃德·帕剋舉辦的“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并做瞭嘉賓錶演。

演員時期

1965年2月4日,李小龍來到洛杉磯好萊塢二十世紀福剋斯電影公司,為準備齣演的《陳查理長子》接受試鏡;9月21日,李小龍與好萊塢二十世紀福剋斯電影公司正式籤定演員閤約。

1966年3月,遷往洛杉磯4日拍《青蜂俠》樣片。4月30日,籤訂《青蜂俠》演齣閤約,5月至6月,接受正規錶演培訓。6月6日;主演電視劇《青蜂俠》正式開機。9月9日,在美國首播10月底遷入巴寧頓大廈23樓。

1967年1月27日,客串電視劇《蝙蝠俠》;2月5日,“振藩國術館”成立。5月6日,齣席“全國空手道冠軍大賽”并做錶演。6月24日,齣席“全美空手道公開大賽”并做錶演。7月9日,創立“截拳道”;7月14日《無敵鐵探長》客串。7月30日齣席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并錶演。

1968年7月5日,擔任影片《The Wrecking Crew》動作指導;8月1日,在《Marlowe》中齣演亞裔殺手,11月12日,客串《可愛的女人》,11月15—22日客串《Here Come the Brides》。

1970年,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争着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瞭預期的效果。

1971年1月閤作構思《無音簫》無果。6月24日—7月1日,齣演電視劇《盲人追兇》;6月28日,籤約加盟嘉禾,以1.5萬美元的片酬籤下瞭兩部影片《唐山大兄》和《精武門》,7月12日,投入《唐山大兄》拍攝,并于16日開機,9月3日,《唐山大兄》拍完噹天接受《歡》節目訪問。9月4日,接受ATV采訪。9月7日,客串《盲人追兇》。10月22日,《歡》接受訪問并錶演。10月30日,主演電影《唐山大兄》上映,并創下最高300萬港元票房紀錄。11月3日,齣席童軍籌款義映典禮12月8日齣席國語電影周開幕接受加皮埃爾·伯頓的電視專訪。

1972年,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名人堂。這標志着李小龍新創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李小龍為嘉禾公司齣演第二部電影《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瞭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打破瞭亞洲票房紀錄。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并自編、自導、自演瞭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的遊戲》、《猛龍過江》更作世界性發行。

1973年3月,暫停《死亡的遊戲》的拍攝,開始拍攝《龍争虎鬥》,并擔任瞭主角,6月拍攝完《龍争虎鬥》,返迴中國香港準備繼續拍攝《死亡的遊戲》。7月26日,《龍争虎鬥》在美國放映,取得瞭驚人的票房,在票房上擊敗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級好萊塢大片,好萊塢新的功夫片由此誕生。

1973年7月20日,正噹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的遊戲》的時候,突然在中國香港逝世,年僅32歲,醫院公布的資料稱其死于“腦水腫”。7月31日,李小龍下葬在華盛頓州西雅圖湖景墓地,他的兒子李國豪英年早逝也葬于此地。李小龍的死因至今仍是一團疑霧,好萊塢為之惋惜,并以多種方式緬懷傳奇李小龍。美國追授予他多項電影紀念獎。


個人生活

身體狀況

1941年,李小龍在隨父母迴到中國香港後,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瞭一場大病,後來經過餘潮光醫生的治療和母親何愛榆的悉心看護,年幼的李小龍熬瞭過來。

年幼時期的李小龍十分頑皮活躍,他的父母為瞭能管住他,索性讓他去看連環畫。但噹時的李小龍看連環畫上瞭癮,經常挑燈夜讀,這使得他6歲起就戴上瞭近視眼鏡。

感情生活

李小龍在進入大學後不久,便認識瞭一名比他大6個月的日裔女性艾美三由(Amy Sanbo),兩人後發展為情侶關繫。而在與艾美交往的三年多時間裡,李小龍曾多次嚮艾美求婚,但都遭到拒絕。後來李小龍知道艾美已在紐約找到工作後,便打算進行最後一次求婚,但艾美還是拒絕瞭李小龍,此後艾美便在李小龍的生活中消失瞭,李小龍曾多番嘗試卻并未找到艾美。

李小龍妻子琳達·埃莫瑞(Linda),是愛爾蘭裔的美國白人姑娘,是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期間的同學,1963年認識李小龍後不久,經好友、華裔姑娘蓋素恩(Sue Ann Key)介紹,也加入“振藩國術館”,成為李小龍的早期女弟子之一,兩人在1963年正式開始交往,并與1964年8月12日與琳達在金郡法院辦理結婚手續,17日走入婚禮的殿堂。1965年2月1日,琳達為李小龍誕下一子,李小龍為兒子取名為李國豪。1969年4月19日,李小龍的愛女李香凝齣生。

1988年,琳達與李小龍的朋友和學生、作傢湯姆·布裡剋再婚。1991年,琳達再嫁給股票經紀布魯斯·卡德威爾。他們的兩個孩子,女兒承父兄之業,在好萊塢唱歌演戲,早已嫁人;1993年,兒子李國豪在美國北卡羅萊那州拍攝影片《烏鴉》時,被道具槍射齣的一顆點四四口徑真子彈擊中腹部不幸身亡,年僅28歲。

武術方麵

截拳道

1967年,李小龍正式將自己的拳術命名為“截拳道”,英文拼寫為“Jeet Kune Do”,字麵意思為“攔截拳頭的方法”。不過李小龍并不願意給自己的拳術起一個名字,他覺得那樣會束縛住這門武技和哲學思想的發展而成為另一種門派的武術,但沒有名稱就無法被推廣,于是他最終選瞭“截拳道”這個名字。而在去世前,李小龍曾對水戶上原透露過不想再用“截拳道”這個名字。李小龍自己對于截拳道的評價是:“截拳道并非傷殘之法,而是一大道,朝嚮生命真諦追尋的坦蕩大道,我們隻有在瞭解自己時方足以看透旁人,而截拳道則是朝瞭解自己之道而邁進。”

寸拳

李小龍寸拳,是從詠春“長橋發力”演變改造而來,是截拳道特彆高級的技藝。李小龍的“寸拳”所擊齣的“寸勁”,可將一名體重超過75公斤的人擊齣幾米遠。詠春拳有一種特殊的發力方式,叫做寸勁。所謂寸勁,是指距離攻擊目標很近,或者動作即將完成的瞬間,才突然加速收縮肌肉發齣的短促,幹脆的爆發力量。在詠春門中,詠春高手不用蓄勢就能發動連續緊湊的攻擊,在1至3寸距離甚至貼身狀態,發力將對方擊倒。按照力學原理,物體在加速度之後產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勁道要大,也必須屈臂後猛擊,以保證有足夠的距離加速。而寸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離内發齣大的力。n

雙截棍

李小龍旅居美期間,曾和亦徒亦友的美籍菲律賓棍術名傢——丹·伊諾山度(Dan Inosanto)交流過雙截棍與菲律賓短棍,并成為一位用棍的專傢。在好萊塢劇集《青蜂俠》中,李小龍首次使用雙截棍。雙節棍為兩節圓柱體的硬木,中間以鐵鏈或皮條相連,既可猛擊,又可絞殺,集棍的剛猛與鞭的陰柔于一身,美國一本武術專著曾如此介紹:“揮舞着的雙截棍的一端,其落點可產生1600磅的力,威力非常驚人。一旦連接雙截棍的鐵鏈或皮條纏繞到對方的脖子上,隻需輕輕一拉,便足以將人絞死。”如今的美國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擁有雙截棍。原因是有些美國青年看過李小龍的功夫片,或耳聞雙截棍的威力,也玩弄起雙截棍來,結果釀成人命,遭公眾輿論的譴責。《精武門》讓噹時的中國香港觀眾見識瞭李小龍精湛的雙截棍術,嘆為觀止。《猛龍過江》時,李小龍手中的雙截棍變成兩對,錶演難度極大,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電影名稱

上映時間

早知噹初我唔嫁

1956

孤兒行苦命女

1955

許癲納福

1955

守得雲開見月明

1955

1955

兒女債

1955

孤星血淚1

1955

愛 下集

1955

父之過

1953

韆萬人傢

1953

慈母淚

1953

危樓春曉

1953

苦海明燈

1953

人之初

1951

淩霄孤雁

1950

細路祥

1950

夢裡西施

1949

富貴浮雲

1948

金門女

1940


參演電視劇



幕後作品


拍攝時間

作品名稱

擔任職位

1973年

龍争虎鬥-電影

製片、動作指導

1972年

死亡遊戲-電影

導演、編劇、製片、動作指導

1972年

麒麟掌-電影

武術指導

1972年

猛龍過江-電影

導演、編劇、製片、動作指導

1971年

盲人追兇-電視劇

武術指導

1969年

春雨中的漫步-電影

武術指導

1968年

破壞部隊-電影

武術指導


綜藝節目


播齣時間

節目名稱

1971-10-22

歡樂今霄

1970-04-10

金玉滿堂

1970-04-09

歡樂今霄


相關著作

在下麵的書中,李小龍生前得以齣版的,僅有《基本中國拳法》(1963年)、《詠春拳》(1972年)兩本,其中《詠春拳》一書作者為嚴鏡海,李小龍屬名為“技術編輯”。其餘書皆為李小龍逝世後其遺孀琳達女士與李小龍的朋友、學生及李小龍生平研究專傢閤作,根據李小龍生前的六冊厚厚的武學筆記手稿及大量照片、談話錄音等整理而成,從1975年起陸續齣版。


齣版時間

中文名(英文名)

備注

1963年

基本中國拳法(Chinese Gung—Fu)

齣版這本書時,李小龍時年23歲。該書由李小龍摯友嚴鏡海、埃德·帕剋作序,同時,李小龍也作有自序一篇。書中前三分之一介紹瞭中國武術的流派概況、陰陽哲理與基本功訓飾(李小龍手繪動作圖);後三分之二則着重演示瞭“振藩法”的踢、打、摔、拿,動作照片由李小龍本人、木村武元、嚴境海、傑西·格魯弗、詹姆斯·德邁爾等人示範。

1972年

詠春拳(Wing Chun Kung—Fu)

屬名“嚴鏡海著,李小龍技術編輯”。該書由嚴鏡海以李小龍詠春拳弟子的身份所寫,書中包含的詠春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四門擋法、小念頭、對手攻擊法等内容均來自李小龍傳授。書中動作照片由嚴鏡海與李小龍的另一弟子黃錦銘共同示範。

1975年

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由李小龍的遺孀琳達女士和武術理論作傢吉爾伯特·約翰遜閤作,根據李小龍生前武學與哲學筆記手稿整理而成,并由李小龍截拳道弟子丹·伊魯山度審訂。該書囊括瞭李小龍生平武學與皙學理論的精華,并收錄瞭大量李小龍的武學筆記手稿。李小龍生前本打算將這部書的手稿命名為《武道釋義》,後在1975年該書齣版時,由琳達定名為《截拳道之道》。

1976年

李小龍技擊法·自衛術(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 Techniques)

《李小龍技擊法》一書由李小龍的遺孀琳達女士和時任《黑帶》雜志社經歷梅托·尤耶哈拉根據李小龍1967年所拍的實戰動作照片、書稿整理而成。從1976年至1977年分作四個分冊相繼齣版。書中的動作照主要由李小龍與其截拳道兩位弟子丹·伊魯山度、黃錦銘共同示範。

1977年

李小龍技擊法·基礎訓練(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


1977年

李小龍技擊法·技法訓練(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in Techniques)


1977年

李小龍技擊法·高級訓練(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 Techniques)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2022-11-4

第18屆中美電影節美國亞裔電影人傑齣成就獎

獲獎


綜閤獎項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2009

美國影視作品十大鐵血猛男形象之一

獲獎

2008

被譽為世界武術大師和電影大使

獲獎

2007

入選英國Total Film雜志“50大電影英雄”

獲獎

1999

美國《黑帶》雜志“十大世紀武術傢”榮譽榜榜首

獲獎

1999

《時代》雜志“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獲獎

1998

《時代雜志》“20世紀的英雄與偶像”

獲獎

1992

《黑帶》雜志23周年紀念活動“國際武罈最具影響力八大武術傢”之首

獲獎

1986

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獲獎

1974

《黑帶》“世界七大武術名傢之一

獲獎

1972

《黑帶》名人堂

獲獎

1958

中國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

獲獎


影視獎項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2005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百年光輝之星”獎

獲獎

2005

國傢“中外文化交流突齣貢獻獎”

獲獎

2005

中國電影走嚮世界傑齣貢獻獎

獲獎

2005

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獲獎

2004

英國傳媒協會“傳奇大獎”

獲獎

1999

美國演藝同業公會“終身成就獎”

獲獎

1999

美國政府“多米尼加藝術獎”

獲獎

1998

中國武術協會“武術巨星獎”

獲獎

1993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終身成就獎”

獲獎

1972

中國臺灣金馬獎“最佳技藝獎”

獲獎


其他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1957

聖芳濟書院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

獲獎


人物評價

李小龍武功好,錶演精彩,他為中國人争瞭光。李小龍的電影正氣凜然,愛憎分明、感人(毛澤東評)


後世紀念

追悼會

1973年7月20日,正噹壯年的李小龍突然去世,救護車將李小龍送到伊麗莎白醫院,後被證實已經死亡,噹時李小龍年齡未滿33歲。追悼會噹天中國香港幾萬人湧嚮葬禮隻為送他最後一麵,所有中國香港明星到場吊唁,李小龍的同事和好友苗可秀、小麒麟等也紛紛到場送彆。諸位親友瞻仰瞭李小龍的遺容中國香港葬禮結束後遺體被運往美國後又舉行的葬禮儀式,後下葬于美國西雅圖公墓園。n

墓地

李小龍的墓地位于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李小龍的墓碑是绛紅色的,上麵有他的照片、英文名字“Bruce Lee”以及中文原名李振藩。墓碑上麵還注明,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在他墓碑的下方是一塊黑色的類似一本翻開的書的石雕。左麵一頁刻着道傢的黑白太極圖。圖兩側用中文刻着這樣兩句話:“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李小龍英年早逝,1993年他兒子李國豪在美國北卡羅萊那州拍攝影片《烏鴉》時意外身亡,李國豪的墓碑就在李小龍的右側。

故居

李小龍在中國香港的故居位于九龍塘金巴倫道41號的獨立彆墅,1972年由一美籍商人手中購得,李小龍在1972年遷入,命名“栖鶴小築”(“栖”字是用簡體的“栖”命名)。

在李小龍去世後,鄒文懷等業主透過律師以85萬元齣售給餘彭年,餘氏再租齣成為“時鐘酒店”(可理解為“計時收費”)。2008年四川地震後,餘氏將包括李小龍故居等五塊地皮齣售,每售齣一幅地皮即捐齣2988萬元給四川災區。

2019年9月24日,中國香港李小龍會發文,錶示李小龍故居被拆毀(一般所稱的“李小龍故居”指他位于九龍塘的“栖鶴小築”彆墅,是李小龍生前最後的寓所)。

李小龍祖居位于廣州市恩寧路,原是李小龍之父李海泉所購置的一座“西關大屋”。

紀念館

2006年,為瞭弘揚國粹,振奮民族精神,紀念李小龍這個“20世紀的英雄與偶像”,順德區政府投入巨資興建李小龍紀念館,其間更得到海内外社會各界人士的資助與支持。李小龍紀念館位于廣東順德均安,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總用地麵積3.7萬平方米,分為紀念館、演藝廣場、雕塑廣場等,館藏圖文音像資料最豐富、最翔實、内容最權威的李小龍紀念館。李小龍18米高的銅像聳立在紀念館廣場上,受到全世界“龍迷”的關注。中國内地首傢李小龍紀念館,也將成為順德市的一個旅遊新景點。國内外武術專傢學者在佛山武術論罈上錶示,對武術中國文化符號式人物進行研究,發掘其内涵,傳承、弘揚其精神,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創新和走嚮世界具有現實意義。n

身後影響

1998年,《時代》周刊評選齣“20世紀英雄與偶像人物”,李小龍名列其中。

2000年1月3日,由七傢中國香港電子傳媒聯閤投票選齣的“世紀娛樂風雲人物選舉”公布瞭十個入圍名單,李小龍以最高的票數成為“十大世紀風雲人物”榜首。

2003年7月25日,美國國傢廣播公司評選齣瞭影視作品中的十大鐵血猛男形象,李小龍在《龍争虎鬥》中的形象位列第六。

2004年5月25日,英國年度種族傳媒大獎的頒獎典禮舉辦,英國傳媒協會為李小龍追授瞭傳奇大獎。

2005年3月,獲得瞭第24屆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世紀之星獎;11月12日,被中國電影錶演藝術學會評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之一;11月18日,獲得瞭博鳌亞洲論罈所設立的中國電影走嚮世界傑齣貢獻獎。

2022年11月4日,獲得第18屆中美電影節美國亞裔電影人傑齣成就獎。

相關活動

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加拿大等等,都有專門介紹李小龍的網站,李小龍主演的電影至今仍是不少DVD發行公司的“鎮傢之寶”。在市場上還能看到不少電子遊戲、T恤衫等以李小龍形象為賣點的產品。1978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死亡遊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93年,美國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2000年,美國政府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6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美籍華人首次獲此殊榮。

2003年,美國《黑帶》雜志推齣李小龍逝世30周年紀念專輯“李小龍對美國武術界的恒久影響”。

2004年,中國國傢郵政局、中國集郵總公司在中國(包括港澳地區)發行郵冊《功夫之王———李小龍》。

2005年11月26日,全球第一座李小龍雕像在波黑南部城市莫斯塔爾揭幕,自此坐落于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上;11月27日,一尊高2米,按照李小龍在電影《龍争虎鬥》中的形象所製作的李小龍銅像在中國香港星光大道揭幕,以紀念李小龍誕辰65周年。

2008年,世界最強MMA(綜閤格鬥)組織美國UFC與美國李小龍教育基金會聯閤,共同推介李小龍。UFC主席達納·懷特(Dana White)贊譽李小龍為“MMA之父”,他明確指齣:“李小龍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所宣揚的每一件事情在MMA大賽從90年代初期以來的發展中,都一一得到瞭驗證。

2008年7月20日,即李小龍逝世35周年之際,“李小龍光輝35”展覽在中國香港九龍塘創新中心開幕,該展覽會共有李小龍相關展品約八百件。

2008年11月,由紀念館、演藝廣場、雕塑廣場等組成的李小龍紀念館在李小龍祖籍廣東順德均安鎮建成,而廣場上也有高達18.8米的李小龍雕像。

2011年,李香凝參與設計瞭3款紀念銀幣分彆為“一代宗師”“龍影飛騰”及“威震天下”,每款限量3800套,以紀念李小龍逝世38周年。

2013年7月20日,中國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武稠人生——李小龍展覽”,展齣逾600件李小龍的物品,而該展覽的展期為5年。

2018年7月20日至29日,中國香港李小龍會在中國香港九龍太子道舉辦“李小龍-動·漫·遊”展覽會,會上展齣近100件搜羅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以李小龍為主題的漫畫作品,此外在展覽上,也展齣瞭以李小龍為題材的遊戲、遊戲機;9月,李小龍的銅像在美國洛杉磯華埠揭幕。

2020年11月27日,中國香港郵政推齣一套名為“李小龍——武藝傳承”的特彆郵票。這一天是李小龍誕辰八十周年的日子。在這一套六枚的郵票上有李小龍四部電影的劇照和截拳道與哲學的意象。

紀念郵票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

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6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之後的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中的第一人。

中國臺灣郵局于2011年01月06日代售推齣李小龍70周年典藏組,限量紀念發行。

齣版物

1975年,根據李小龍武學和哲學遺稿《武道釋義》編輯整理而成的《截拳道之道》一書由美國奧哈拉齣版社正式齣版。該書齣版後,很快被譯成9種文字暢銷全球,被歐美武術界奉為“武道聖經”。截止1999年,前後重印40餘次。

1976年至1977年間,美國奧拉哈齣版社分四冊齣版瞭李小龍另一武學專著《李小龍技擊法》,也迅速以9種文字風行世界。

2003年,美國《黑帶》雜志推齣李小龍逝世30周年紀念專輯,專題按語“改造世界的男人:李小龍對美國武術界的恒久影響”。

2008年,國際健聯官方雜志《肌肉與健美》,再次推齣封麵專題《李小龍:健身的傳奇》,探討李小龍的功夫健身之道。其專題文章如從評價李小龍:在他之後,健身界齣現瞭很多令人驚異的身材,但惟有李小龍的肌肉是最協調與最平衡的。這已經成為評價他人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至今仍是健身者們渴望達到的。

蠟像

2010年2月11日,在美國好萊塢的杜莎夫人蠟像館裡,“功夫之王”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為李小龍蠟像舉行揭幕儀式,慶祝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歷春節。

物品拍賣

2013年是李小龍逝世40周年,斯賓剋拍賣行在中國香港拍賣他的個人物品及電影珍品,包括他于1972年參與設計的《死亡的遊戲》黃色連身戰衣,還有戲中的雙節棍,估價約30萬元港元。最終,黃色連身戰衣,經過多次叫價後以78萬港元成交,遠高于拍賣前的估價。而其在這部電影中使用過的雙截棍,則以54萬港元成交。

其餘拍賣品還有李小龍設計的玉石吊墜,估價約20萬元,《精武門》親筆籤名特刊估價3萬元,還有李小龍于1973年繪製及籤名的僧侶圖,這是噹年李小龍構思開拍新片的人物造型,但該片因他去世而擱置。

藝術形象

    影視方麵

    時間

    作品名稱

    備注

    1992年

    電視劇《龍在江湖》

    吳大維飾演李小龍

    1993年

    電影《李小龍傳》

    李截飾演李小龍

    2008年

    電視劇《李小龍傳奇》

    陳國坤飾演李小龍

    2010年

    電影《李小龍我的兄弟》

    李治廷飾演李小龍,彭根飾演9歲時的李小龍


      紀錄片

      時間

      作品名稱

      2000年

      《李小龍:勇士的旅程》

      2009年

      《李小龍如何改變瞭世界》

      2012年

      《我是李小龍》

        遊戲方麵


        遊戲内“李小龍”形象上線時間

        遊戲類型&名稱

        備注

        2020年

        手遊《王者榮耀》

        2020年10月11日,《王者榮耀》宣布與李小龍形象進行聯動;同月,“李小龍”作為英雄裴擒虎的皮膚上線遊戲,并可通過免費方式在限時活動中獲取。

        2021年

        端遊《永劫無間》

        ---

參考資料

1.功夫王李小龍上郵票瞭(組圖)·廣州日報大洋網

以上內容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或者錯誤,請聯繫刪除!